郫都區德源街道“東林藝術村”。
“走在前列、起好示范”——在四川戰旗鄉村振興培訓學院門外的綠植叢中,這8個醒目的大字,讓成都市郫都區廣大干部群眾牢記所肩負的責任和使命。
唐昌鎮戰旗村、德源街道東林村、安德街道云橋村……一個個“明星村”的出現,見證了郫都區推動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
“成績”屬于過去,面向未來,如何在更大范圍內實現更高層面的鄉村振興?如何以鄉村振興促進全區經濟社會發展?
帶著這些審慎的思索,郫都區響亮提出,緊緊圍繞“科創高地、錦繡郫都”目標定位,按照“一心兩廊三片”總體布局和“1+2+25+100”(1個中心城區、2個中心鎮、25個中心村、100個新型社區)規劃研究體系,集成推進八大鄉村振興示范片建設,走好農業農村現代化之路,全面開創鄉村振興新局面。
??? □清風 (圖片由成都市郫都區農業農村和林業局提供)
??? 打造“示范片” 推動鄉村振興邁上新臺階
提到郫都區的鄉村振興,唐昌鎮戰旗村是典型的代表之一,每年吸引著全國各地的游客和黨政代表團來到這里,實地領略它的魅力。
在戰旗村這個生動剪影的背后,還有更多可圈可點之處:在全省探索形成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率先成立全國首個以鄉村振興為主題的培訓學院、發布全國首個區縣鄉村振興技術導則……過去5年,郫都區以實際行動,始終努力走在鄉村振興前列。
向前的步伐,不會停下。不久前發布的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扎實有序做好鄉村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重點工作,推動鄉村振興取得新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邁出新步伐。
為了回應這個“新”字,郫都區提出,將聚焦農民集中居住、土地規模經營、產業高質量帶動“三大任務”,加快連片規劃編制,集成推進土地股份化、村莊社區化、服務均衡化、農業現代化、集體經濟實體化,全力打造八大鄉村振興示范片。
在郫都區的方案中,有這樣3個關鍵詞:聚焦、連片、集成。
任務聚焦——這是基于過去的經驗,農民集中居住一方面有利于公共資源集中配置,改善農民的居住環境,同時也能釋放出更多土地資源,實現土地規模經營,進一步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進而體現鄉村振興戰略的豐富內涵。
連片發展——經過前期發展,郫都區已具備以點帶面推動鄉村振興的基礎,將在更大范圍內實現鄉村振興,讓鄉村真正成為令人向往的詩與遠方。
集成推進——集成推進是實現鄉村振興高效有序推進的重要途徑,但要實現集成推進,需要地方政府擁有較強的組織調度能力、資金籌措能力等。經過前期經驗積累,郫都區具備了這樣的能力。
??? 搭建“專班制” 為集成示范片建設保駕護航
八大鄉村振興示范片,具體包括了豆瓣莊園、東林片區、古城片區、棋田片區、戰旗片區、漢姜片區、農科片區、青杠樹—春天花樂園—影視城連片8個片區。
任務聚焦、連片發展、集成推進——如何在八大片區實現鄉村振興新發展?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機制是關鍵。
“專班制”,是這套機制的核心。去年10月,中國共產黨成都市郫都區第十五次代表大會閉幕后,郫都區成立了集成示范片建設領導小組和工作專班,建立起“1名區領導+1個專班”的工作推進機制。與此同時,“八大專班”還與中農院都市規劃所、省社科院、成都市農科院等機構的專家學者建立起了“1個片區+1個專業機構”的聯結機制,為集成示范片建設建立起牢固的組織保障。
“八大專班”工作思路已經明確:緊扣“按實際分片區、按片區編制規劃、按規劃優化布局和配制資源”的方向路徑,守牢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科學布局鄉村生產生活生態空間,抓好以片區為單元的鄉村國土空間規劃編制,按照“一個片區就是一個農業產業園區”的工作思路,推進“生產+加工+科技”一體化發展,集聚現代要素和經營主體,以規模種養為基礎,拓展“糧油+”“蔬菜+”“花卉+”發展模式,加快產業全環節升級、全鏈條增值,全面推行綠色生產方式,完善現代農業生產體系、產業體系、經營體系,創新科技集成和聯農帶農機制。
以目標為導向,“八大專班”將基于豆瓣莊園川菜、棋田片區“天府水源地”的品牌優勢,力爭打造國家級農業產業園區1個,在東林片區“稻蒜種養”、漢姜片區林產業、古城片區糧經復合規模生產等基礎上,打造區級及以上農業產業園區6個。
鄉村振興的錦繡圖景,正徐徐展開!
【打印】 【關閉窗口】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評論 27
fm2078967 2022-05-12
點贊
君子之交淡如水 2022-05-05
鄉村振興示范區
萬源市大沙鎮駐村工作隊陳老師 2022-05-02
打造示范區,助力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