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雷強
5月26日,菜鳥發布了“2022社會責任報告”。報告披露,目前,菜鳥綠色物流已經形成面向消費者的綠色回收和面向商家的綠色供應鏈兩大模塊,覆蓋全國315個城市的近10萬家菜鳥驛站、菜鳥綠色家園分別成為消費者線下線上參與綠色物流的重要陣地。此外,菜鳥鄉村已經在 1000 多個縣開展鄉村物流服務,其中包括 90 個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
那么,在雙碳大背景下,面對智慧物流的高速發展,物流企業將面臨怎樣的機遇和挑戰?助力鄉村振興,物流企業又該如何推動科技下鄉,加快農產品快速上行?26日,封面新聞記者專訪了菜鳥公眾溝通與ESG副總裁牛智敬。
物流企業需長期推動綠色能力建設
“物流企業本身就是商業社會的一部分,在更大標準上,比如說涉及到環境、社會和治理這幾個方面,這是通用的部分?!迸V蔷幢硎?,“在低碳減碳方面,現階段企業需對這些綠色行為能夠形成標準化的碳排放的測算。目前,我們不僅對自己行為進行了碳排,還聯合快遞公司對快遞公司全鏈路碳減排、碳排放做了測算,未來希望這些測算的模型能夠幫助這個行業能夠率先探索出一步來?!?/p>
對于整個物流行業在雙碳層面面臨的問題,牛智敬認為最大的問題在于成本?!叭魏我患移髽I或者公司、平臺,很難承擔全社會為推進綠色的成本?!彼e例說到,新能源車、光伏在全世界之所以興起,主要是因為社會各界共同分擔,“怎么探索出一個能夠形成社會分擔,又能促進企業積極創新的模式,這個目前是物流行業雙碳之路最大的困難和挑戰?!?/p>
如何設計碳普惠,平衡物流行業綠色轉型的成本和經營利潤。牛智敬表示,短期內肯定會有很大的投入,包括產地團隊、研發團隊以及站點站長等。但長期看,如果對于綠色能力建設做了投入,未來可能會成為這個行業的競爭力,不管是中國的競爭力還是全球競爭力,長期來看對企業發展有利。
加速物流科技下鄉 致力農產品“產和運” 結合
在全力推進鄉村振興和數字經濟的戰略背景下,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正成為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的新動能。不少數字化平臺加碼發力,在數字物流、數字農業訂單、數字化就業等領域加快探索、持續深耕,助力農村產業振興和農民持續增收。
根據菜鳥2022社會責任報告,至今年3月底,菜鳥鄉村已經在 1000 多個縣開展鄉村物流服務,其中包括 90 個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其中,已建成 4 萬多個鄉村服務站,共配中心自動化改造覆蓋全國 25 個省的 150 余個區縣。
談及智慧物流技術的下沉,牛智敬認為有三個關鍵因素,一是,在縣城建設共同配送中心和倉庫,在鎮以及村建立鄉村快遞站點,這兩個組合起來,促進電商產品下行;二是,建立產地倉,不僅是利用其運輸功能,還要進行農產品品類分篩,將“產和運”相 結合,打開優質農產品上行通路;三是,農村快遞自動化,提高分揀效率。中國快遞企業在過去幾年已經完成了從大型分撥,干線到干線的數字化和智能化。創新的技術能幫助更多農村做自動化分揀,推動農業產業升級,幫助農民實現增收。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評論 0
還沒有添加任何評論,快去APP中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