閬中擁有2300多年建城史,閬中古城是中國保存最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是古蜀道上鐘靈毓秀的“巴蜀要沖”,是詩人眼中天造地設的“閬苑仙境”,是畫圣吳道子筆下的“嘉陵第一江山”。
閬中古城一隅
閬中,集山水之靈韻,得天地之獨寵,它從歷史深處走來,有說不盡的往日故事。
唐宋格局明清風貌
秦滅巴后,于公元前314年置巴郡及閬中縣,“閬中”便一直沿用至今?!墩f文解字》解釋“閬,門高也”,閬中四面山形如高門,所以叫閬山;嘉陵江流經閬山,所以叫閬水;城在閬山閬水之中,所以叫“閬中”。
閬中古城歷經千年風雨,卻依然保存著唐宋格局、明清風貌,被專家譽為“一部再現唐宋以來實物構成的編年史”。走進閬中古城,青瓦房、石板街,樸素典雅,大氣優美;古民居古院落古街巷,古意盎然,相連成片,其中樓閣參差,花木掩映,廊亭錯落,雕窗煥彩,形成一座充盈著川北民俗風情的大觀園。
古城之美,美在一條條街巷。古城中有大小街道90余條,城市格局規則嚴整,建筑形式古雅厚樸。凸凸凹凹的石板街,燈籠高掛,布幌搖曳,給人一種穿越千年時空的夢幻;斑駁漬苔的古巷陌,曲里拐彎,藤蔓堞垣,每邁出一步都會踩出一段掌故。
古城之美,美在一座座院落。至今保存完好的有“秦隴之風”的陜西會館,徽派建筑的土生金錢莊和孔家、秦家、杜家、蒲家等成百上千古院落,見證了閬中昔日的繁榮。屋黛瓦青的古民居群,毗連成陣,天井巧接,回廊亭榭、曲徑通幽,張揚出“院小乾坤大,移步一景新”的雅韻,構成了閬中古城一大靚麗風景。
古城之美,美在山,美在水,美在城之中。山、水、城在這里契合得天衣無縫,山圍四面、水繞三方,將玲瓏秀絕的古城與君王臺榭的滕王閣、仙山瓊林的錦屏山等景觀,纏綿成一幅“三面江光抱城郭,四圍山勢鎖煙霞”的丹青畫卷。
云霧古城
多彩文化厚重歷史
悠久的歷史給予閬中豐厚的饋贈,留下了輝煌燦爛的三國文化、科舉文化、春節文化等多種文化,閬中無愧是“中華文明的微縮景觀”。隨意走進古城的一座古建筑,你都可以聆聽到一段關于閬中過往的精彩故事。
走進位于閬中古城西街的漢桓侯祠,那里藏著一段三國時代的金戈鐵馬。張飛鎮守閬中達7年時間,在閬中保境安民,發展農桑,人們敬其忠勇,為他筑冢建祠,以示紀念。漢桓侯祠已有1800年的歷史,由山門、敵萬樓、左右廂房、大殿、后殿、墓亭、墓冢組成,建筑面積達2200平方米。
站在古城一側的嘉陵江邊,遙望對面錦屏山,一座觀星樓,講述著“春節老人”的故事?!按汗澙先恕北闶侨脒x四川歷史名人的落下閎。落下閎是閬中人,西漢時期受漢武帝征召,主持編制《太初歷》,恒定春節,從此中華民族有了過春節的習俗。春節成了中國人最古老的文化胎記、最盛大的傳統節日。因此,落下閎被譽為“春節老人”“年爺爺”,閬中被稱為春節文化發源地、“中國春節文化之鄉”。
為豐富古城旅游文化,近年來,閬中古城進一步挖掘本土特色民俗文化,推出悠揚婉轉的閬苑仙樂、獨具特色的閬中皮影;有“舞蹈活化石”之稱的巴象鼓舞;聲情并茂的秀才趕考、張飛巡城、古典婚慶等互動活動;以及唱山歌、放河燈、賽龍舟等民俗活動,特別是豐富多彩的春節文化活動,顯現出一串串情趣盎然的個性化文化符號,都是閬中悠久歷史文化積淀的真實再現。
來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
文:楊曉江
圖:梁洪源
供稿:南充市地方志辦公室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評論 0
還沒有添加任何評論,快去APP中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