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客戶端四川頻道5月30日電(記者吳曉穎)四川省學前教育宣傳月啟動儀式30日在成都市第三幼兒園舉行,宣傳月以“幼小銜接,我們在行動”為主題,通過研討會、推進會等形式梳理總結幼小銜接試點工作經驗。
四川省教育廳副廳長崔昌宏表示,促進兒童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和身心健康成長,是基礎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使命職責,要進一步完善體制機制,優化完善管理體制、辦園體制,建立行政推動、教科研支持、教育機構和家長共同參與的幼小銜接機制。要進一步優化資源布局,完善普惠性幼兒園布局規劃,擴大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要進一步推進幼小銜接,幼兒園要抓好入學準備教育,堅持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堅決防止幼兒園“小學化”,小學要落實新頒布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注重游戲化、生活化、綜合化的學習設計,嚴格按課程標準零起點教學。
成都市錦江區教育局局長吳海樂說,造成幼小銜接“不科學”的主要原因是基于功利性的片面知識銜接、盲目突擊銜接等,錦江區采取“觀念引領”凝聚共識,幼兒園與小學雙向銜接實踐,家長與幼兒園教師、小學教師協同共育,學前三年和小學第一年統籌設計、全程銜接等策略,疏通“家長搶跑”“學段壁壘”“家校(園)協同不足”等堵點。
吳海樂介紹,錦江區建立了專項督導機制,對幼兒園提前教授小學課程內容、布置讀寫算家庭作業、組織考試測驗等“小學化”現象,以及小學“零起點”教學、一二年級不布置書面家庭作業、不組織紙筆測試等落實情況,進行專項督導和隨機督導,并將督導結果納入專項目標考核。為推動幼小銜接,目前已把幼小銜接活動納入課程計劃,并形成《四季主題活動課程》等以幼兒園、小學為本,各具特色的銜接課程群,覆蓋錦江區全部小學和幼兒園。
當日,學前教育博物館在成都市第三幼兒園落成并開館。該館以傳播更多中華學前教育文化和中國“慈幼”學前教育精神為主旨,涵蓋“中國風”“樹基源”“三幼潮”“兒童樂”“未來興”五個場館。其中,“中國風”場館設置“古代學前教育”“近現代學前教育”“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學前教育發展”三大主題,濃縮了中國學前教育發展歷程;“樹基源”與“三幼潮”場館展示成都市第三幼兒園及其前身樹基兒童學園的百年歷史變遷。該館還館藏有《木制玩具圖樣》《幼稚園春夏秋冬四季教材》、盧樂山的碩士論文等文物資料。(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評論 0
還沒有添加任何評論,快去APP中搶沙發吧!